订阅
沈阳侦探调查 存取款自由,一直是银行的明文规定。但在今年4月份,位于河南和安徽的5家村镇银行,线上的APP和官网纷纷进入系统升级状态,储户们无法取款。随后事件逐步发酵,银行无法取款的事件还是非常少见。 据了解,这几家村镇银行总部都是河南许昌市,而无法取款的基本都是来自外地的储户,他们是通过线上渠道,被高利率吸引过来,所以存了钱进去。此前,就有报道说涉及近3000位储户共12亿存款,但后面数字应该有增加。 当地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有人涉嫌利用银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所以需要先调查清楚。但如今近2个月过去了,一直也没有什么动静。所以一些储户开始着急了,专门从外地赶到河南,想看看能不能把钱取出来,以及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些储户一进入河南,绿码立即转红码。据一些储户反映,当地有人和他们对接,表示如果返回就可以变绿码,不然就要被隔离。而还有一些储户并没有去河南,却也变成了红码,可以说是“人在家中坐,红码天上来”。 健康码变成了红码,意味着什么?按照现在的规定,红码不但让人寸步难行,而且还会拉去隔离14天。毫无疑问,储户们都懵了,这件事引发了极大的反响,官媒也发声了。 不过,今天不聊事件的进展,而是说一下健康码是由谁开发的?又是谁有权力将健康码转码? 健康码是谁开发的? 如今,相信国人对健康码都非常熟悉,在疫情期间,可以说是出入各种场合的通行证。健康码上面显示的是个人的核酸检测结果,以及疫苗接种情况。由于疫情并没有结束,所以现在到外地基本都还需要检查健康码。 健康码分为绿码、黄码、红码,持有绿码一般都畅行无阻,而黄码一般是经过或者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者是和确诊病例有过接触,红码则是疑似病例或者是确诊病例。 第一个推出健康码的城市是深圳,在2020年2月7日,就推出了深i您-健康码。不得不说还得是深圳,这座最前沿的城市,有腾讯在,开发这样一款码确实很简单。杭州是最先实行“绿码、红码、黄码”三色动态管理的城市,也是因为有阿里在,所以都是用支付宝登录。 随后,各大省份开始推出相应的健康码,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也在2月29日推出了“防疫健康信息码”,到了当年的12月10日,就明确要求各地落实“健康码”全国互认、一码通行。 目前,各省市都有自己的健康码,比如广东的粤康码、河南的豫康码、北京的健康宝、上海的随申码等等,基本都是由政府主导,然后由腾讯、阿里这类互联网企业来开发。 谁有权力转码? 据了解,这次由绿码转为红码的储户有上百个,到底是谁给他们转码的?谁有权力转码? 据健康码技术团队带头人,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马利庄表示,技术团队和企业都没有权力转码,但行政部门有限修改。 有的人可能还不理解,河南为什么可以改变外省人员的健康码?因为健康码信息全国互通互认,各地都是可以看到的,而且有权限修改。 那到底是谁改的?有人投诉到河南卫健委,但他们表示不清楚,正在调查核实,说明可能也不是他们管理。具体是谁转码的,还要等调查结果。 整个事件引发了巨大的关注,毫无疑问健康码被滥用了。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关心在这几家村镇银行的存款,最终是否能够回来,毕竟这太影响银行的信誉。 无论是健康码转码,还是存款无法提现的事情,相信最终都会有一个处理结果,但还是希望类似的事情不要再发生。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