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济南肝病医院 https://yyk.fh21.com.cn/hospital_7099/zn.html 上一篇文章因为涉及到防疫政策的推测,文章被删掉了,但我觉得还是上一篇文章里面的话,对于疫情,可以战略上藐视,但是战术上一定要重视它,因为它确实涉及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问题。 今天我们不讨论疫情的政策问题,我们只根据一个案例谈一个建议,就是在目前新冠有可能暴增,社会面临爆发的情况下,如果一旦确诊阳性,建议大家一定要优先选择进方舱接受监测。 为什么要提这个建议呢?因为最近看到舆情,很多读者都反馈新冠就是小感冒,在家多喝水就好,但这种说法其实会误导一部分群众。 因为新冠作为一种病毒感染,在体内会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不同身体素质的人的反应差别是非常大的,有的人的反应是非常强烈的,有的人甚至可能没有反应。所以虽然绝大多数人感染新冠的过程会像严重一点的流感感染,但是还是会有部分人群的反应是超出预期,甚至发生生命危险的。 昨天看到了微博上有一个博主晒了他感染新冠和进入方舱的过程,我觉得他的案例就非常有代表性。 从微博来看,这个博主是一个汽车主,平常总是会在微博上发一些汽车资讯等方面的讯息,粉丝量不少,所以才养成了在微博上分享的习惯。 翻看之前的微博,这个博主很年轻,身体也挺健康的,所以对于新冠也认为就是小感冒,所以不是很重视,所以这次不小心中了招。 这是博主记录的第一条新冠后的微博,开始的时候有点低烧,持续了一晚上,所以睡觉睡得不好,但后来吃了退烧药,感觉舒服了很多。所以博主这时认为新冠可能跟过去的一场小感冒一样,睡一觉就过去了,甚至觉得不用去方舱,已经好了。 不过不的不说,博主的心态真的挺好,遇到问题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焦虑,不抱怨。 这是作者在转运中,和周围的小伙伴一交流,大家都觉得没啥事,就是小发烧而已,看来新冠基本上初始的症状都是低烧加身体不适。 这是作者抵达了北京顺义的新国展方舱。来北京参加过展会的朋友应该对新国展有印象,地方很大,但从图片上看,新国展改造成方舱之后,设备配套和服务看起来还好,在北京的小伙伴看来不需要太担心。看来每个地区由于资金差距很大,所以方舱的环境差距也会比较大。但基本的配套服务还是有保证的。另外从作者提供的信息看,新国展方舱入住的人已经很多了,未来一旦再继续爆发,确实可能进新国展的机会变少了。 在方舱的第一顿饭,看来方舱的伙食是非常不错的,这也是我强烈建议阳性的朋友一定要进方舱的原因之一。在家如果发烧,如果一个人的话,很难自己起来做饭烧水,如果生病期间不补充营养,对病情的恢复是非常不利的。 方舱的晚上是不关灯的,原因是为了医护人员巡视,及时发现情况。如果有病人情况有异常,就会有快速反应机制。所以这点要适应,作者后面也提到了睡觉可以准备一个眼罩。 这是作者的第二次发烧,这次发烧看来比第一次要严重一些,浑身无力的表现出来了。作者吃了止疼片和VC。 吃了止疼片还是有退烧效果的,所以家里还是应该预备止疼片,以备不时之需。 昨天晚上作者再次发烧,这次应该是高烧了,饭都没有吃。吃了去疼片想要去烧。看起来白天很难受,连手机都没有用。 从这条微博来看,作者烧得很严重,甚至出现了发烧昏迷的现象。这时就看到了到达方舱的好处,一方面自己可以随时找到医生,另外进了方舱大家都是兄弟,都是互相照顾,如果一个人在家,确实很难想象。 第三轮发烧过去之后,看来作者还是年轻身体很好,很快就感觉到了好转,所以才开心的又晒起了微博。这条要强烈推荐大家,入方舱要带什么物品,对很多人都是值得参考的。 到了今天早晨,作者进一步好转了,甚至可以吃下双份早餐。在生病的时候能正常吃到可口的饭菜,如果自己在家肯定是怎么凑合怎么来了,叫外卖是不大可能的。 今天上午的微博,作者说自己进入了第二阶段,只是嗓子疼。这是好转的迹象。所以对很多人而言,新冠确实要比感冒严重,要做好心理准备,但对于身体素质比较好的人,这个过程也会比较快。一般而言,大部分人一周就可以转阴了,就可以出仓回家了。 这是作者中午发的微博,即使情况好转,但状况还是明显,尤其是嗓子的症状明显。其实建议这个时候可以用一些抗病毒的中药比如蓝芩这些来缓解症状。 从作者这个方舱记录来看,新冠既没有很多人说的那样一点症状没有或者像个小感冒,发一下烧就好了。由于个体差异,新冠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个过程还是比较痛苦的,所以大家一定有充足的思想准备,一个是高烧,退烧药要准备,一个是嗓子痛。 当然由于个体差异,绝大部分人会在一周内症状缓解和消失,转为重症的会概率很低,但也并不是不存在。但在这个过程中,积极的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心态就非常重要了,我们读这个作者的微博,其心态就值得很多人学习,心态好,自身免疫功能也就能充分的发挥作用。既然得了新冠,就不要焦虑,积极配合就好。 读完这个作者的微博,我个人的强烈建议就是如果自己或家人在新冠爆发期间不幸感染了新冠,一定要第一时间进方舱,接受医学观察。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方舱是医学观察场所,虽然不会提供治疗,但是会有医护人员给大家提供监护,如果发现任何人情况异常,有转重症的危险,都会第一时间提供转诊服务,转到医院治疗。在新冠防治这套体系中,方舱转诊是优先支持的。而当新冠爆发,如果选择在家,我们很难获得及时的医疗响应,那个时候医院不会允许个人去医院,医院都会采取定点医疗的方式,比如阳了的只能去定点医院,只能120转运,即使到了医院门口可能也会遇到大量的病人排队的现象。而120的响应时间会非常的慢,如果一旦有异常,这个耽误的时间很可能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 (2)方舱医院不仅有医护会给与巡视,同时病友之间都是互相帮助的关系,大家互相照应,才能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给与施救。如果在家是很难兼顾的,尤其是独居的老人更加危险。 (3)方舱会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包括餐饮和热水,如果我们在家发烧,很难自己再做饭,而热水可能都没办法做,这样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 (4)在生病的时候,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健康的人可能会说不就是发烧吗,没啥事。但如果一个人真的在家发烧到了39度,身体的各种反应甚至呕吐腹泻等都可能出现。而当一个人出现剧烈的身体反应的时候,恐惧和焦虑就会支配自己,我们看到作者即使在方舱,发高烧的时候也是不断的叫医护的。而在家如果看不到医护,只会更焦虑和恐惧。这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心态好,免疫力才会好,人才能更快的恢复。 所以我还是建议,如果真的自己和家人不幸感染了新冠,还是要第一时间去方舱接受医学观察。很多人会觉得方舱的条件太简陋,远不如家里舒适。但要清楚,对于我们而言,安全是第一重要的,在方舱我们可以获得一定的安全感,但在家里如果医疗响应非常慢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有安全感,只会加剧自己和家人的恐惧心态。而即使方舱再简陋,绝大部分人一周就能转阴,就可以回家,坚持一周的时间其实并不难,进方舱本身也是让自己家人更安心的方式。 由于我们国家没有分级诊疗制度,所以方舱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一个分级诊疗的场所,它就是为了医学筛选而出现的,在这里虽然没有治疗,但有医生的初诊判断病情是否严重,是否需要住院,这样也能让医院能顺利的运转起来,防止医疗出现挤兑,最终造成重症病人无法入院造成的死亡。而方舱的另外作用就是隔离的作用,阳性的患者进了方舱,就避免了快速的感染更多人。而当社会面感染速度放慢的时候,医疗才能延续而不会导致快速挤兑,所以这本身也是挽救自己和家人生命的重要保证。 所以最后还是强调,虽然新冠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不幸感染了新冠,还是要听从安排尽快进方舱,对自己和家人都是利大于弊的。 最后再补充一点,因为今天看到很多人反应有些方舱的条件并不是很好,其实原因都是新增阳性的快速增长,而方舱的建设和服务人员的配备都出现了短缺造成的。但这依然无法改变方舱是医院医疗延伸的现实。在新冠爆发时的香港,医院是把病床一直排到了医院门口露天广场,医护其实也完全照顾不上,而国内其实是将体育馆改造成医疗方舱,让医护前移,在这里筛选重症病人进行转院。 很多人认为我症状不重,所以也没有看到医护,但实际上症状突然转重总是有概率的,如果发生了,医护能第一时间安排转院就是最好的医疗服务。而如果在家,复杂的对接流程,一天能否进医院都不好说,但几个小时可能就决定了人的生死。所以入住方舱,虽然舒适性要比家庭低很多,但得到的是政府背书的安全性,每个人都应该权衡这一点。 当然关于卫生和服务问题,在上海当时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记得当时上海很多方舱都是组织病情不严重的病友做起了志愿者。其实在方舱找不到清洁工,现有清洁工流失的前提下,采取志愿者补贴的方式招募志愿者进行方舱服务不能不说是一种解决方案。 新冠爆发,新冠病毒其实并不可怕,因为在医疗供给充足的情况下,重症率可以压到很低的程度,但新冠这个疾病最麻烦的就是集中爆发,而集中爆发再小的重症率也会造成医疗挤兑,而医疗挤兑就会进一步抬高了重症率和死亡率。所以解决新冠爆发死亡的核心就是对病人进行分级筛选,严格控制非重症病人去医院。很多人都很理想化,认为只要轻症都居家,就绝不会引起医疗挤兑。但理想很丰满,如果我们理想化的认为大家都会遵守交替通行规则,所以取消红绿灯能让通行效率更高,那么到十字路口去看一看就知道,尤其是停电时候,就知道人性是经不起试探的。所以社会才必须要有规则,尤其是在遇到一些大的危机时。分级诊疗和筛选机制就是保证医疗不崩溃的根本,而这目前只能让方舱医院来承担,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当然如果我们能顺利的渡过新冠的爆发期,进入平稳期,就可以和国外接轨,那么方舱医院的使命也就寿终正寝了,我们就可以认真的考虑分级诊疗体系该如何建了。 新冠肺炎,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如果让我排序的话,最重要的是尽可能不让自己感染,勤洗手,戴好口罩,减少公共场所逗留时间和密闭空间逗留时间都是能最大程度减少感染的。很多欧美的华人都顺利的躲过了国外的爆发期就是如此。而如果顺利的渡过爆发期,医疗恢复后,再感染有充足的医疗供应为保证,对个人的危害就大幅度降低了。所以尽可能不感染,如果感染尽量拖过爆发期再感染。在爆发期感染就尽量进方舱,进了方舱相当于就是在医院挂了号,排了队,才能让自己更安全。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