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专题: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助力大豆增产

2022-09-12|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的,今年国家重点示范推广的稳粮扩油项目。该技术能实......
同城约会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的,今年国家重点示范推广的稳粮扩油项目。该技术能实现在同一块土地上大豆玉米和谐共生、一季双收,稳玉米、增大豆的生产目标。今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16个省份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1500万亩以上,是大面积推广复合种植技术的第一年。

01 大面积推广复合种植技术的第一年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在传统间作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绿色高效种植技术。该模式充分发挥高位作物玉米的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的受光空间,大豆带和玉米带年际间地内可实行轮作,适合机播、机管、机收等机械化作业,同一地块大豆玉米和谐共生、一季双收,实现稳玉米、增大豆的生产目标。

  该技术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的,今年国家重点示范推广的稳粮扩油项目。今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16个省份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1500万亩以上。在东北、黄淮海等地区实施粮豆轮作,在西北、黄淮海、西南和长江中下游等适宜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破解耕地资源制约,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发展、协调发展,乃至相向发展的主要途径。今年是大面积推广复合种植技术的第一年,各地区政府积极配合,在技术指导、宣传、政策保障、机械研发和种植补贴等,给予最大力度的配合。

  今年国家还加大种植补贴,对采用新模式的经营主体,实施200元/亩的补贴标准。

02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地域分布

  按照共生时间可分两种。第一种是带状套作,是指共生时间小于全生育期的一半,一般是先播种玉米,在玉米花粒期前后播种大豆,这时候的玉米植株高,空气流动性差,阳光少,对大豆苗期影响大,等后期玉米收获,大豆就能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

  第二种是带状间作,是指玉米大豆生长周期重合度高,在玉米拔节早起,大豆不受玉米影响,但后期玉米植株长高,对大豆影响大。

  该种植技术,对不同地区的种子、行间距、株距等有不同的要求,可采用的种植模式也多种多样,包括“2+4”、“4+6”模式,即两行玉米、四行大豆,四行玉米和六行大豆,其他的还有“3+4”、“4+4”、“2+5”、“2+6”等。此外,还要掌握相关的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操作、除草施肥等配套措施。

  目前全国各省市都在宣传指导农民种植,一定要按照专家的意见科学操作。

  地域分布:凡是种植大豆、玉米的区域都适合发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从全国看,东北、西北、华北和黄淮海流域,比较适合带状间作,因这些地区的大豆和玉米的生长周期基本一致。西南温度高,一年两到三季,大豆处于春、夏大豆,所以可实行带状间作和套作。

03 国家手把手指导复合种植

  该技术从诞生到推广,已经经历了22年,最开始在四川一带,每亩玉米产量能达到传统的650公斤,而且能多产130公斤大豆。目前该技术已经成熟,具有增产增收的优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四川农业大学组织专家,根据不同生态区气候和生产特点,制定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图》和短视频等。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操作方法和主要成效,共编印了10万册,已印发到16个省份。《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图》分为西南地区套作模式、西南地区间作模式、西北地区间作模式、黄淮海地区间作模式等4册,图文并茂介绍了品种搭配、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控、机械收获等环节技术要点,编印了20万套,近期将全面发放到承担任务的实施主体。短视频共分15集,通过专家现场讲解的方式,手把手指导农民落实关键措施,正在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集中推送,全面提高技术覆盖面和到位率。

  相关文件大家可到农业农村部官网下载:http://www.moa.gov.cn/gk/nszd_1/2022/202201/P020220126618153593235.zip。

04 复合种植的优势

  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具有增产增收、绿色可持续、生态效益等。

  2020年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近50个点开展了示范,普遍实现了玉米不减产,每亩多收大豆100-150公斤。经过四川、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多地示范,实现了玉米产量与当地单产相当,带状间作亩均增大豆100-130公斤,带状套作亩均增大豆120-150公斤。

  玉米植株高,大豆植株低,高低协同,能更高效的利用光能。

  因大豆本身具有固氮作用,与玉米连续两年间套轮作后,每亩能够实现纯氮减少4公斤,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84.8%和34.2%。不光节约成本,还增加了收益,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05 国产大豆播种进度

  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预估22/23年度我国种植大豆993.3万公顷,同比大幅增加18.3%,主要原因是东北产区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持续高于玉米且差距拉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稳步推广,大豆种植积极性提高;预估单产1961公斤/公顷,同比增长0.5%;大豆产量达到1948万吨,同比增加18.8%。

  2020年我国大豆产量1960万吨,其中黑龙江占比47%,内蒙古占比12%,两省累计占全国总产量的59%,东三省和内蒙古属于春播大豆区,一年一熟,春播秋收,生长周期有140天。

  目前东北的大豆陆续播种,上周东北地区温度条件较好,中北部大部墒情适宜,东部出现较明显降水,总体利于大豆播种萌芽和春玉米出苗。5月下旬,东北春播进入扫尾阶段,东北旱区大部旱地作物已完成播种,旱情主要影响已播玉米、马铃薯、大豆等旱地作物出苗及幼苗生长。

  黄淮海的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四省共占比15.6%。这些地区主要是夏大豆,一年两熟,生长周期在90-100天。主要在小麦收获后开始播种,一般在6月份。当前小麦即将进入收割期,收割之后,各省市要落实复合种植技术。

06 各省市积极推广

  目前各地政府抓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落实。以下整理了农机推广网、农业农村部和地方政府的部分文件。

  四川省首次把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首次写入省委一号文件。文件还专门对油菜籽和大豆生产提出要求,落实国家大豆振兴计划,开展大豆科技自强县建设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试验推广。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印发《2022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肥水管理技术方案》。

  山西省特别重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油料生产工作,组织专家团队到村到田开展包联服务,全省各地稳步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长治、吕梁、大同、阳泉4市已完成今年任务的九成以上。截至5月21日,山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6.7万亩。

  山东印发《2022年全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实施方案》,对济南市安排5万亩的推广任务等。

  河南省印发《河南省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今年全省复合种植任务100万亩。

  辽宁加大大豆扶持力度,调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大豆亩均补贴标准比玉米高200元以上,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间作)的大豆纳入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

  备注:文中资料和数据,均来自于国家政府官网。

(文章来源:天风期货)

文章来源:天风期货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昌图新媒体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昌图新媒体 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