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最后一刻拜登还是签了?美重要法案生效,我商务部表态斩钉截铁

2022-09-25|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该法案规定,从明年开始,美国政府将给予电动汽车消费者4000或......
play online https://xav2.cc/jianjie/283180.html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该法案规定,从明年开始,美国政府将给予电动汽车消费者4000或者7500美元的补贴。美国的补贴存在三个前提条件,分别是“电池组件要50%本土化”,“电动车要100%本土生产”以及“电池关键矿物材料40%要在美国或者美国盟友国家生产加工”。

说白了,该条款就是在呼吁消费者“购买美国货”。对于美国的汽车制造商来说,这是一个极其严峻的挑战,美国目前绝大多数组件、矿物以及电池来自中国。该条款出台以后,美国汽车企业对于中国锂电池的需求可能会放缓,却依旧很难完全摆脱中国企业。

美重要法案生效,我商务部表态斩钉截铁

美国的电动汽车补贴条款显然是带有“歧视性”的,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呼吁道,“(美国)应以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方式实施相关投资政策”。

美国的“歧视性条款”并非要禁用中国生产的动力电池,而是通过补贴条款改变供应链。实际上,美国政府在电动汽车领域早就对中国产生了“敌意”。

早在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政府就开始对电动汽车领域进行定向扶持。在美国政府真金白银的倾注下,美国电动汽车行业开始起势,占据了全球第一的位置。

然而在动力电池领域,中国的优势则更为明显。正如拜登说的那样,“中国在电动车竞争中暂时领先,他们(中国)制造了全球80%的动力电池”。

中国动力电池产能的全球占比超过一半,而美国居然没有一个动力电池公司能够排在全球前二十,这是拜登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中国俨然已经成为了全球电动汽车产业链的中心,在电动汽车领域的话语权越来越大。

《通胀削减法案》名不副实,甚至可能会出现“副作用”

如果仔细查看《通胀削减法案》的内容,就会发现该法案与“通胀问题”关系不大,更像是提高美国竞争力的法案。该法案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宣传造势。

《通胀削减法案》名不副实,甚至可能会出现“副作用”。美国政府在气候和能源领域的投资或将造成通胀压力,加大对企业的税收不利于供应链改善。

部分消息参考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昌图新媒体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昌图新媒体 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