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新兵的信多,老兵的病多——其实还有:“新兵连的故事多。”

2022-12-19|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军营有句俚语:“新兵的信多,老兵的病多!”其实还有:“新兵连的故事多。”新兵连的鸹貔生活贾洪国离开部......
分享平台

军营有句俚语:“新兵的信多,老兵的病多!”其实还有:“新兵连的故事多。”

新兵连的鸹貔生活贾洪国

离开部队多年了,但每当听到《战友之歌》亲切熟悉的旋律,我就会想起刚参军到部队新兵连的生活。

那是1985年的金秋十月,我们镇一群热血青年告别巴蜀天府之国,一路向西、向西。经过十天的颠簸,终于踏进了梦寐以求的军营——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亚东。

驻地亚东像一颗钉子,直插锡金不丹之间,南部溪谷直接衔接南亚次大陆。新兵连营区三面环山,那挺立的高山雪松在寒风中,像热情迎接我们的藏族同胞。潺潺流淌的亚东卓木麻曲河,嘎林岗错落的藏式木楼,铺满松针的大通铺,让我激动的心平静下来。

然而,当一路走过那三个月的新兵生活,我的热血又沸腾了,新兵连成了我永难忘却的青春记忆。印象最深的就是整理内务。起床号还没有吹响,新兵连的宿舍里已是灯火辉煌。班长取开他的被子,一边做示范,一边讲解。他动作娴熟,不到五分钟,就叠好了的被子,被面平整,有棱有角,前后左右高低一致,就像一个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我们看得出神,从心里佩服班长。按照班长的做法,大家一起跪在通铺上,练习叠自己的被子。通铺上被褥挤放在一起,空间十分拥挤,只好跪在各自铺位的一侧,手脚忙乱地叠被子。经过一番折腾,叠出的被子哪里是“豆腐块”啊,面包不像面包。班长见了,一脸茫然,说我们是扯鸡er插屁眼——差得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班长的多次示范,手把手教,几天后,我们的军被叠得大有长进。新兵连组织内务卫生第一次评比时,我们三班获得了一面“内务卫生先进班”的流动红旗。班长高兴地将那面流动红旗挂在正对宿舍门口的北墙上,十分醒目。我们看了,心里非常得意,但好景不长。有一次我们上午政治学习结束回到宿舍,一下子惊呆了。我们班的被子散落一铺,挂在墙上的那面流动红旗不见了。“你们都给我认真叠被子,下大力气,认真整理!”班长憋着铁青的脸,气呼呼地对我们吼道。

原来,上课学习的间隙,连长组织排长和班长对各班内务卫生进行了突击检查,五班被评为第一名,夺走了那面流动红旗。从此,我们利用早晨洗漱和晚上的休息时间,下功夫整理内务卫生。有的找来几块砖头垫上硬纸板和木板压在被子上面,有的用两个小方凳使劲地挤压被子,有的甚至用手蘸水洒在被面,硬把软绵绵的新军被整理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坚持每天早晨早起半小时,清理室内卫生,门窗玻璃擦拭得一尘不染,室内小物品摆放得井然有序,全班脸盆里的毛巾、牙具叠放的方向也是一致的。两周后,连队组织内务卫生检查评比时,我们三班夺回了那面光荣的流动红旗。

这一回,我们再也没有一点骄傲和自满。整内务下的功夫更大了。通过叠军被整内务,使我懂得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更加坚信干什么事情,只要认真地去做,就会有收获。

我们站在寒冷的训练场上风吹日晒,时间一长,动作时常出错。有的精力不集中,听不清“向右转”、“向后转”的口令,发生相互碰撞的现象;有的高度紧张,分不清“向左”、“向右”的方向,出现过出左脚甩左手的尴尬;有的反应慢半拍,找不清“齐步走”、“跑步走”和“正步走”的转换要领,导致班队形不整齐。这时,班长见错必纠,甚至急躁发火,恨铁不成钢,狠狠地批一通,一再强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

训练场打靶场,铸就军人素质的军中无戏言,军令如山。训练场上,连长下达训练课目严格要求,排长、班长组织训练严肃认真。稍息、立正、向前看,向左、向右、向后转,齐步、跑步、正步走。这些基本动作看似简单易学,要真正达到“收腹挺胸,精神饱满;举手投足,位置恰当;动作利落,整齐划一;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的要求,还须下一番功夫。连长和排长组织班长认真进行单兵动作、班队列示范。一个课目要反复训练,每个动作要一遍又一遍地规范。

我们坚守“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誓言,努力争取第一。完成一节训练课目,连队就要组织一次队列会操。经过严格评比,连长郑重宣布各班会操成绩,讲评训练情况。会操刚结束,新一轮的训练又开始了。实弹射击以班为单位进行,每个新兵领取五发子弹。轮到我们班上场,我沉着冷静,凝神屏气,持枪卧姿装子弹,举枪瞄准,三点一线,扣动板击,验枪,每个环节都严格细致。

报靶员报出成绩,我五发子弹打出46环,打出了优秀成绩,赢得了战友们的掌声。那天打靶结束时,夕阳西下,天上的彩霞映红了半边雪山。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返回的路上,也不知谁先唱起那首《打靶归来》的歌。于是,大家情不自禁地一起合唱起来,歌声越来越嘹亮,一路欢歌笑语回营区。

紧急集合最考验新兵。初来部队时,总想打听哪些训练任务最紧张。班长直接告诉我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夜间紧急集合拉练最紧张。夜间紧急集合时,不准开灯,不准大声说话,要着装整齐,打起背包,水壶、挎包、毛巾、香皂、牙缸、牙具一样都不能少,还要在背包后面别一双军鞋备用。关键是速度要快,装具齐全,跑起来不掉队。我们听了目瞪口呆。班长利用课余时间教我们打背包,怎样着装和携带装具。他说,只有平时多练习,到了关键时刻才能冲上去。

开训不久的一天晚上,我们睡得正香。突然,我朦胧地听到宿舍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哨音,同时班长小声地喊道:“紧急集合,紧急集合,快起床,打背包。”我们一时手忙脚乱,在黑暗中收拾装具,抱起背包向室外跑。班长快速带领全班到达连队集合地点,全连集合完毕仅用七分钟。连队组织检查各班着装情况,发现着装不整、背包松垮、装具不全等问题。连长作讲评,“全连第一次紧急集合,用时太长,问题较多。今晚不再进行拉练。下一次全连紧急集合,五分钟要集合完毕,还要进行长途拉练。希望各班以后加强训练,做好拉练准备。”

我们听后都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回到宿舍里打开电灯一看,有的被子卷为一团,有的穿错裤子,有的拿错东西,有的斜挎水壶、挎包的位置反了,有的忘了穿棉衣。但经过一番的折腾,谁也没感觉到冷。看到狼狈不堪的样子,我们忍不住笑出声来,严肃的班长狠狠地瞪了两眼,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我们躺在大通铺上不敢睡觉,担心不知什么时候又吹响那急促的哨音。一个星期后的一天晚上,新兵连果然响起了急促的紧急集合哨。这一次,全连五分钟集合完毕。连长下达了任务,目标正前方10公里。连长按预先设置的训练课目和行军路线,带领全连一路急行军,时而走村串巷,时而翻山过河,时而在沿途树林里进行防空疏散隐蔽,时而在开阔的土路上卧倒匍匐前进。一路上伴随着犬吠鸡鸣、尘土飞扬,同志们个个激情似火、意志坚强。那一次夜间拉练,让我懂得了军人的本色。

严肃紧张的军营里也有活泼快乐的时光。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看信写信唱军歌。那时候,我们新兵的信多。通讯员发报纸时,也抱着一摞来信送到各班。他一进班里,大家一哄而上。收到来信的新兵笑逐颜开,急忙打开信封,躲到一边悄悄地看。一封封温暖的家信,让新兵连酸甜苦辣的生活增添了亲情的味道。没有来信的新兵,一下子就锁紧了眉头。“别难过,战友的家信里也能让你感受到家乡的温暖。”通讯员一边发信一边说着安慰的话。

有对象的新兵,女朋友的来信成了全班战友的公开秘密,常常挤在一起分享那份甜蜜。稳重老成的班长也忍不住来凑热闹,瞄上几眼那清秀的字体,严肃的脸上增添了笑颜。到了周六晚上,连队通讯员通知班排自由活动。我们心情轻松愉快,忙着看家信,给亲朋好友写回信,向亲人诉说心里话,汇报部队的生活。也不知道有那么多的话要说要写,写信成了新兵的课外作业。一个小小的信封里面,不知装下了对家乡对亲人的多少思念和祝愿。

唱军歌是新兵的必修课。军歌词谱简明易学,鼓舞士气,激发斗志,深受战士们的喜爱。连长、排长和班长轮流教我们唱歌,从《在哪桃花盛开的地方》,《学习雷锋好榜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学起,到《人民军队忠于党》,《战士的第二故乡》,《骏马奔驰保边疆》,《小白杨》。

转眼间,我们就要下老连队了,记得总结分兵那天,新军装缀上带有一颗五星军徽的红色领章,戴上镶着圆形帽徽的大沿帽,大家显得非常激动。连队请来县城照相馆的工作人员,给我们照集体照留念。新兵们争着与班长合影,我第一次照了张彩照。彩照送来时,我拿到与班长的合影仔细端详,兴奋地装进信封寄回家乡,让亲人分享我的快乐与幸福。

光阴似箭,弹指间已有三十多年,新兵连的记忆渐行渐远。但我至今依然会唱那些新兵连学过的激情军歌,脑海里时常涌现战友们学习训练的青春时光,还有那片挺拔向上的白杨树。

新兵连的回忆是一本书,真情永恒,常读常新。

(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贾洪国:1968年生人,西藏军旅五年,双流县报记者十年。出版有个人文学集《一花一世界》、《人生足迹》、《风兮雨兮》。近年来,主要精力用于采写《寻访战友故事集》,目前已完成了二十多万字的初稿创作。因为“人在变老,军旅的记忆却永葆青春!”把文字当成爱好经营,把生活当成诗意品味,一念花开,一念云起,在时光中拈花微笑,能穿透岁月的漫漫尘埃。

作者:贾洪国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昌图新媒体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昌图新媒体 X1.0